什麼時候需要根本原因分析?
根本原因分析每當出現問題時都很有用。 從網路安全的角度來看,這可能是網路安全事件,也可能是企業軟體脆弱性激增。從 IT 角度來看,根本原因分析可能著重於企業網路和系統中的效能問題或效率低下。
RCA 在這些情況下很有用,因為它可以讓團隊確定發生問題的真正原因。 RCA 不是解決問題的症狀或中間原因,而是使團隊能夠找到真正的原因並防止未來的事件。
RCA 的目標
RCA 是一個旨在探索發生不想要事件的真實原因的過程。 一些關鍵目標包括:
- 識別因素和根本原因:RCA 識別問題的直接原因,然後重複回到根本原因。 最終目標是識別引發一個或多個其他問題的原始問題。
- 解決根本原因:找到根本原因後,團隊就可以開發工具、流程等來解決問題。 例如,可能需要額外的培訓來教育開發人員有關脆弱性的知識,並防止這些脆弱性在企業應用程式中突然出現並被利用。
- 預防未來事件:通過解決根本原因,組織降低其重複的風險,並啟動導致最終事件的事件鏈。 因此,組織遇到的事件更少。
- 提高可見性:RCA 為團隊提供了解常見問題的原因。 即使無法防止這些問題,團隊也可以更輕鬆地實施監控,以便在發生這些根本原因時更快地檢測和修復這些根本原因。
- 加強事件回應:了解根本原因也可以提高事件響應的速度和有效性。 直接從問題跳轉到根本原因的能力可以加快回應並減少問題的影響。
根本原因的類型
根本原因與因果因素不同。 因果因素可能會導致問題,但它們並不是問題的來源。 各種問題可能是事件的根本原因,包括:
- 實體:問題可能是由元件或系統的實體故障引起的。 例如,關鍵伺服器的電源中斷可能會導致重要應用程式中斷。
- 人類:人類可能會故意或意外引起事件。 例如,推送到生產環境的錯誤代碼可能會破壞組織的應用程式。
組織性:事件也可能是由不良的流程,說明等引起的。 例如,重要任務可能會意外取消指派,或關鍵設施可能缺乏人力。
根本原因分析原則
如果正確完成,RCA 可以成為改善操作和修正安全事件的寶貴工具。 RCA 的一些關鍵原則包括:
- 清楚描述問題。
- 參與所有利害關係人。
- 區分因果因素和根本原因。
- 重複並使用試驗和錯誤來找到根本原因。
如何執行根本原因分析
有幾種不同的技術可用於執行根本原因分析。 最常見的方法之一是「五個為什麼」方法,其中團隊不斷問「為什麼」發生了一些事情。 這種技術將有助於追溯事件鏈,直到對「為什麼?」問題沒有答案。 此時,根本原因已被確定。
視覺化還可以幫助追蹤事件鏈並識別潛在的根本原因。 魚骨圖是一個有用的工具,因為它們使團隊能夠有系統地探索事件的不同潛在原因。
在整個 RCA 過程中,數據和上下文是成功的關鍵。 團隊將需要從多個來源收集和組織數據的方法,以建立時間表,並識別從根本原因到最終結果的事件鏈中可能的原因。
RCA 與 Check Point 事件回應團隊
根本原因分析需要了解組織的系統以及問題的潛在原因,以便從結果追溯到主要原因。 Check Point 的Infinity 全球服務提供一系列事件回應服務,包括根本原因分析支持,以協助您的組織尋找並修復安全事件的根本原因。
